开年第一天,我想写篇文章纪念一下我与我的博客之间的故事。
这个博客,它为何而来?它正在表达什么?它将向何处去?这些问题的答案,于我而言,是认真而虔诚的。
社交,并非总是在固定时间维度下的空间活动。常言道,读一本书便是在与作者对话,无论是如雨果这样的文豪大家,还是如我一般渺小的普通作者,阅读他们的文字,即是倾听对方的声音,即是探入对方的心灵。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交呢?
这样的社交,虽不曾面对面把酒当歌,却能剥离所有的外在,坦诚相待;这样的社交,即使对方的肉身早已灰飞烟灭,却仍然能够化解时间的束缚,在精神层面上,实现纯粹的碰撞与交融。


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
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

其实,在本博客的 about me 栏目中,我已经详细介绍过了我创建博客的初心以及愿景,那么这篇文章又寓意何在?

我想这大概是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吧。在那篇 about me 中,我所表达的是一种理性的思考:确认社会角色,探索行为模式,以及树立人生信念,是主观意识的体现;而这篇文章中,我所表达的是一种感性的认知:重现审美倾向,释放内心渴望,以及追寻浪漫的共鸣,是潜意识暗流的涌动。

两篇文章,相辅相成,共同构成了希尔完整的 “博客人格”。

我为何选择博客

今天是 2019 年的第一天。站在此刻,往前看是曲折而难以忘怀的 2018,往后看是充满抉择、机遇与挑战的 2019。昨晚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,各式各样的人儿都晒出了自己的 2019 年度目标,也有少部分人自豪得展示着 2018 年的目标完成情况。我作为一名特殊的人类成员,当然也会有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,比如现在正写着的这篇文章。

新加我微信的人总是好奇地问我:“你好像不发朋友圈动态,一条都没有哇?”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问过自己千百遍了,可以说这个博客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。或许,我六年前的遭遇也在其中掺杂了一些似有似无的影响,但时至今日,经过不断的思考与经历,我已经完全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,而不是被一些悲伤的情绪所左右。

朋友圈是人们社交的出入口,人们通过展示自己的生活片段与别人交流,互相了解,增进感情。同微博类似,当我们点开朋友圈下拉刷新,我们的视线将被各式各样的信息占有,有想看到的,也有不想看到的,统统进入我们的眼帘。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,我们事先并不能预测将获取谁的信息,这些全靠系统投喂给我们。

而我所做的,只是找回快被人们遗忘在从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:博客。与微博,朋友圈不同,访问博客是一个主动的过程,我们很确定我们在接受谁传达出来的信息,既然我们愿意进入他的博客,这本身就意味着对他的期待,意味着对他往日博文的肯定。而每次刷朋友圈,有时的确会收获一些惊喜与价值,但它来自于谁,来自于哪个时刻,都是不确定的事情。“朋友”们的动态此消彼长,只要信息的总量保持稳定,没有人会刻意关心谁的动态少了,而谁的动态又多了。久而久之,刷朋友圈变成了一种猎奇,一种感官刺激,真正的人际关系反而模糊了。

微博、朋友圈是为移动端设计的表达渠道,其特点是短小,简单,字数限制,换句话说可能便是浮于浅层,难以深入。这固然降低了使用者的门槛,圈揽了大量用户,但也导致信息生产的质量问题。于是,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转发的公众号文章,这些公众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朋友圈信息的质量问题,但是公众号,本质上讲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博客吗?在微信的流量生态下,知识分子为了事业上取得更好得发展,不得不转换战场,以跟上目标读者的脚步。于我而言,博客并非我谋生的渠道,所以我并不需要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环境。

像我这样另辟蹊径使用传统模式表达自我,其实还有另外一点好处。在没有屏蔽拉黑的假设前提下,我们发表的朋友圈动态会推送到每一位联系人的手机上。我无法预知自己即将发布的内容会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,我只知道如果有人不喜欢看到我的信息,我的动态也会被推送到他的手机上,接着他很有可能就会把我拉黑。反观写博客,我就不需要承受如此的心理压力,没有人知道我在思考什么,没有人知道我在感慨什么,除非你主动访问我的博客。另外,互联网是连接世界的,访问我的博客根本就不需要认识我,你喜欢便会驻留,不喜欢便会离开,于我而言没有任何区别。

孑然而立的博客

当然,我的博客是我内心深处的秘密,我从不轻易公开博客地址,这里是我肆意想象,恣情意淫的天地。而这博客维护了这么长时间,我能察觉到,唯一一名对我保持长期关注的访客,是 google 的爬虫引擎:在 google 上检索相关关键词便会出现我的博客文章。与之相对应的是,百度从来都没有 “感知” 到我的存在,当然这也在情理之中,我使用 “敏感网站” github page 发布博客,使用境外的顶级域名,没做过 SEO,也不作 ICP 备案,政治正确的百度对此一定讳莫如深。

一般而言,人们总是倾向于表达并推广自我,以获得别人的接纳,满足被认同的心理需求,实现内心的价值归属。而我却不希望将我的博客曝光于世界之下,更不打算在微信朋友圈展现自己的面貌,这可能是属于我个人的审美倾向。在我的其它文章中,也会表达出类似的观念:我一直在追求的,是一种缺憾,一种惋叹,心花怒放,而孤芳自赏,红杏含苞,却伏于墙隅,只待世人“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

既然我已决定不轻易公开博客地址,百度也不打算帮我推广介绍,我自然就不用指望会有人关注我了。如此一说,我这个博客的意义,怕是离“社交”的定位有点远了,我对世界唯一打开的一扇门,在实质上却等效于是关闭的。在现代社交网络的世界里,离群索居的我,谁怜一片影,相失万重云?

皎皎明月,皓然当空,她的美令众人侧目,她的美引嘉赞无数;一颗寒星,孤悬天际,遗世乎凡宇间的热闹,独立于红尘中的来往。众人赏月之际,会不会有一位走心的少年,裹挟着探索与好奇之心,向深邃的夜空一瞥,令那株隐隐若现,那抹微乎缥缈,在其双眸之内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粒像素?

对于可能存在的 “黯淡结局”,我其实自打建站之初就已做好了心理准备。“兰之猗猗,扬扬其香。不采而佩,于兰何伤?”我节选韩愈《猗兰操》中的片段作为自己博客的副标题,影射自己的志向:就算没有人欣赏我,于我而言又有何可悲?只需做自己便好,哪怕世间万事万物都背对着我,我和我自己也永远面对着面!

好在,生活中有一样东西在万物中最为珍贵:希望。希望是一种可能性,就算发生的概率再低,只要不是零,它就配得上叫做希望。墨菲定律说,只要事情存在可能性,那么给足了时间,就总有它发生的一天。我在这里写博客不正是这样的一件事吗?看起来似乎已没什么通达之径指向我的世界,可实际上这个网站一直在与互联网保持着连接!谁又敢说将来的某一天,一定不会有人误打误撞在浏览器里输入了我的博客地址,踏进我为 ta 打开的这扇门呢?

历史召唤的博客

华夏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苦难之作。落第、贬谪、离亲、亡国,令愤懑、忧郁、悲恸、疾首在文人骚客的心中冲撞回荡。而转身之念,挥斥方遒,激扬文字,脍炙人口的篇章顷然奔泄。文人本也萎靡柔弱,但在自己的文字面前,却显万丈长情。晋出陶渊明“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”,南现李煜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;唐成刘禹锡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,宋就文天祥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。即便命运再残败不堪,即使世道再腐朽不治,一腔情潮,只要找着了文字,便拥有了寄托之处。何谓寄托?于古人言,那是将自己人生的价值追求全数倾注,以不朽的文字为载体,向世人宣告: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”他们深信不疑,就算“众人皆醉我独醒”,冥冥之中,也定有真命知己,在未来注定的某一刻,为自己的文字潸然落泪。幸运的是,前辈们的菁华之作已悉数为后世所珍,并至此处为吾感念,遂谨以告慰各在天之灵。

于是从小学,中学,到大学,我们品读诗书,向灵魂深处注入了中华文化的基因。在文学大家的感召下,潜移默化之中,我亦对文字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依恋,一种模仿前辈的冲动本能般在心中酝酿。一个人如果有千言万语无处诉说,文字将成为其最好的发泄口。就在这一瞬间,前辈的指引,内心的悸动,诉说的渴望,各种复杂的情愫糅杂在一块,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博客诞生了。

今时不比往日,黯淡了刀光剑影,远去了鼓角争鸣。和平时代的我,在互联网的熏陶之下,没有了壮士断腕的悲烈,多出来的则是宁静的思考,婉转的歌啼,以及,细腻的想象。我想象着,一位读者,于不经意之间闯进了这片田地,柔和的屏幕前,ta 规律得眨着眼儿,一行一行在文字间扫动、跳跃,时而停留在某一段落反复咀嚼,时而又蹙眉思考,有着共鸣之音,亦有着质疑之声;我想象着,在时间的某个角落,历史的必然性教我在这里结识朋友,遇见知己,有没有可能收获爱情呢?

我愿意等着那个 ta。在那一天到来之前,每一篇文章,都将是庄严的仪式,都将是虔诚的呼唤。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,然而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有时却可以超越时间的界限。“一个人”的社交,其实从来都不是一个人,而是你,我,以及历史星空中的点点繁星,共同筑起的,珍贵的情感纽带,深切的情感寄托。